造成护筒流通行业目前困境的因素有很多
从贸易商向服务商转变 的确,造成护筒流通行业目前困境的因素有很多,像缺乏行业标准体系等等。另外,也有人认为,护筒价格暴涨暴跌其深层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我国护筒流通体制不够健全,以致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导致企业亏损严重。 上海玛业护筒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李平就曾坦言:“在中国护筒产业链上护筒厂家永远是老大,流通商永远没有话语权。多年以来,国内护筒市场价格频频出现倒挂现象,这是不对等厂商关系的最好诠释。” 上述分析人士透露,一般在护筒价格上涨时,这些护筒厂家会将应发货源转卖高价,延迟给代理商发货甚至取消合同;当护筒价格下跌时,护筒厂家却要求提前发货,向代理商转嫁经营风险,由于代理商均在护筒厂家账户留有大量资金且更难以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订货渠道,个别护筒厂家的极端行为使代理商有苦难言。 不过,该分析人士也认为:“目前这种剑拔弩张态势形成的根源并不在护筒厂家,也不在经销商,而是在二者之间缺少一种完整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快推进护筒厂家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改“买断式代理”为“佣金式代理”,促使护筒物流企业由单纯的贸易商变为服务商,通过延伸产业链、提供加工配送服务赢得自己的市场地位。 随着工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客户对护筒的规格要求也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钢贸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这就要求钢贸企业加快向深层服务型企业转变。 从长远来看,护筒流通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嵌入供应链,在护筒业的上下游延伸服务、谋求发展,争取在整个供应链中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力和稳定地位。业内目前最为看好的是,通过深加工、精加工、个性化服务、技术解决方案、统筹物流配送,把服务延伸到供应链的末端,节约用户生产成本,使用户逐步向零库存过渡,规避市场中的不确定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