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护筒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护筒
/ 铁矿石“中国价格”落定为期不远 |
铁矿石“中国价格”落定为期不远 |
|
发布者:钢护筒厂家 发布时间:2023-3-20 10:56 Monday 阅读:52次 |
铁矿石“中国价格”落定为期不远
欧洲市场铁矿石谈判爆冷门
昨日,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和德国护筒厂家蒂森克虏伯达成2006财年铁矿石价格协议的消息得到了确认。SFCJ和SSF铁精粉涨19.0%,图巴朗和圣路易斯球团矿降3.0%。在欧洲市场,欧洲护筒业的代表阿赛洛公司会否对这一价格“认账”?在亚洲市场,宝钢与淡水河谷主导的谈判又将如何进行?综合宝钢方面以及业内分析人士给出的信息,“中国价格”的产生已经不远。
G宝钢(600019)董秘陈缨表示,淡水河谷和蒂森克虏伯达成协议的价格在中国还没有得到确认。对于该价格将如何影响亚洲铁矿石谈判,她没有表态,不过她表示,距离最终谈出结果,“应该比较快了”。
全球铁矿石价格是基于全球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与其购买方之间商定的合约价格确定的。资料显示,当前国际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机制始于1981年,谈判分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在亚洲市场上,由日本护筒业的代表新日本护筒公司、韩国护筒业的代表浦项制铁公司,与全球铁矿石三大供应商,即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进行谈判;在欧洲市场上,由欧洲护筒业的代表法国阿赛洛公司与三大供应商进行谈判。按照惯例,需求商中的任意一方与供应商中的任意一方价格达成一致后,谈判即宣告结束,国际铁矿石供需各方都接受此新的年度价格。不过在近年,谈判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4年起,宝钢作为中国护筒业的代表,开始参与亚洲铁矿石价格谈判。今年,中国护筒厂家在谈判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代表中国16大护筒厂家出面谈判的宝钢态度强硬,持“不接受涨价”的立场与矿业巨头针锋相对,谈判从去年11月底到现在已进行到第五轮,双方仍然没有达成一致。
业内人士表示,淡水河谷没有和阿赛洛谈出结果,而是和规模相对较小的蒂森克虏伯率先谈出结果,这无疑给作为中国护筒厂家代表参与亚洲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宝钢带来很大的压力。此前,谈判重心已经明显偏向中国,除了宝钢和淡水河谷还在艰难谈判,其他各大护筒厂家和澳洲的铁矿石供应商基本上已经偃旗息鼓,等待“中国价格”的产生。现在淡水河谷和蒂森克虏伯爆出“冷门”,宝钢难免会感到被动。
19%的涨幅和各大护筒厂家此前的“心理价位”差异不小,这一涨幅会被阿赛洛、新日铁和宝钢接受吗?国外分析师表示,由于目前全球护筒厂家对铁矿石的需求仍持续强劲,2006年铁矿石合约价格上涨似乎已无法避免,淡水河谷与蒂森克虏伯达成协议后,预料以宝钢为首的中国护筒厂家最终将接受2006年铁矿石合约价格调涨10%-15%的提议。国内护筒业人士表示,中国护筒厂家即使不接受涨19%,估计最终谈判结果和涨19%也难有大的差异。
一位熟悉谈判过程的人士表示,关于淡水河谷如何先与蒂森克虏伯达成了一致,还有中国护筒厂家在今年谈判中的得失,“谈判结束后,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光大证券研究员赵志成认为,铁矿石谈判的这个新进展无疑增加了中国铁矿石谈判的难度。此前,国内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今年我国铁矿石最终价格会上涨10%左右,现预期也相应调高至10%—15%。如果以今年铁矿石价格上涨10%来计算,每吨价格上涨约4美元,但由于目前海运费用已下降2—3美元,估计最终铁矿石到岸价上涨1美元多,反映到每吨钢成本提高不超过20元人民币。因此,他表示,“这是个预料之中的偏利空消息,但对护筒企业的盈利影响不会特别大。” (中国证券报)
分析人士说,不排除宝钢“力排众议”,坚决守住自己底线的可能。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护筒厂家在谈判中的立场已较年初有所松动,表示可以有小幅的价格上涨。但可接受的幅度与主要矿山公司的报价“有很大距离”。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护筒业结构调整的不到位和矿石贸易秩序的混乱,是中国护筒厂家在矿价谈判中的“两大软肋”。由于中国存在一个庞大的铁矿石现货市场,三大矿山公司“手里的矿石”不愁不能在这个现货市场“脱手”,所以护筒厂家在与矿山公司的合同矿价博弈中,力量对比就有失平衡。(新华社)
中国钢协常务理事、冶金矿山协会理事长邹建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蒂森克虏伯还不是欧洲最大的护筒厂家,它拿下首单对其他护筒厂家的影响有待观察。目前,中国仍在与三大矿石提供商进行谈判,与以往由日本和欧洲主要护筒厂家率先与国际主要矿业巨头订立基准价的惯例不同,此次谈判的重心明显偏向中国。
目前在亚洲,中国仍作为主要代表与三大矿石供应商在谈判,而国内进口铁矿石的现货市场持续低迷,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的铁矿石谈判。专家分析,由于CVRD要求涨价24%的态度强硬,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很有可能先与中国达成协议。(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肯定不会答应的。”许中波观点与其迥然不同。他表示,这次中国的态度就是“自己作主”,而且巴西已经不再是我国进口铁矿石的第一大来源地,我国谈判的受制因素大大减少。(新闻晨报)
另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可接受的最大涨价幅度为12.5%,此外日本对蒂森-克虏伯护筒公司接受涨价19%的消息并未做大多评论,称将参照中国的谈判结果,似乎2005年得罪中国之后,日本再不愿招惹是非。由此看来亚洲战场的价格谈判仍将继续下去,但根据欧洲价格已定的事实,亚洲谈判方针肯定将有所变化,即如何对抗19%的涨价。(新京报)
中国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尽管这一合约的签署,对全球铁矿石谈判有一定影响,但代表欧洲进行谈判的是阿塞洛,并非蒂森克虏伯。蒂森克虏伯签署涨价19%的协议,如同宝钢代表中国护筒企业进行谈判,但仍有部分企业私下谈判签署协议一样,这样的协议不具标杆意义。(京华时报) |
|
|
|